工信部整治APP侵權行為,私自收集個人信息等8類問題被點名!
中新經緯客戶端11月4日電 據工信部官方微博4日消息,工信部發布《關于開展APP侵害用戶權益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》,《通知》指出,將對違規收集用戶個人信息、違規使用用戶個人信息、不合理索取用戶權限、為用戶賬號注銷設置障礙等四個方面8類問題開展規范整治工作。
工信部表示,當前,APP違規收集個人信息、過度索權、頻繁騷擾、侵害用戶權益等問題突出,群眾反映強烈,社會關注度高。結合2019年信息通信行業行風建設暨糾風工作安排,我部決定組織開展APP侵害用戶權益專項整治行動工作。
關于整治內容,《通知》明確,依據《網絡安全法》、《電信條例》、《規范互聯網信息服務市場秩序若干規定》(工業和信息化部令第20號)、《電信和互聯網用戶個人信息保護規定》(工業和信息化部令第24號)和《移動智能終端應用軟件預置和分發管理暫行規定》(工信部信管〔2016〕407號)等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要求,聚焦人民群眾反映強烈和社會高度關注的侵犯用戶權益行為,重點對以下四個方面8類問題開展規范整治工作。
違規收集用戶個人信息方面
一是“私自收集個人信息”。即APP未明確告知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的目的、方式和范圍并獲得用戶同意前,收集用戶個人信息。
二是“超范圍收集個人信息”。即APP收集個人信息,非服務所必需或無合理應用場景,超范圍或超頻次收集個人信息,如通訊錄、位置、身份證、人臉等。
違規使用用戶個人信息方面
一是“私自共享給第三方”。即APP未經用戶同意與其他應用共享、使用用戶個人信息,如設備識別信息、商品瀏覽記錄、搜索使用習慣、常用軟件應用列表等。
二是“強制用戶使用定向推送功能”。即APP未向用戶告知,或未以顯著方式標示,將收集到的用戶搜索、瀏覽記錄、使用習慣等個人信息,用于定向推送或精準營銷,且未提供關閉該功能的選項。
不合理索取用戶權限方面
一是“不給權限不讓用”。即APP安裝和運行時,向用戶索取與當前服務場景無關的權限,用戶拒絕授權后,應用退出或關閉。
二是“頻繁申請權限”。即APP在用戶明確拒絕權限申請后,頻繁申請開啟通訊錄、定位、短信、錄音、相機等與當前服務場景無關的權限,騷擾用戶。
三是“過度索取權限”。即APP在用戶未使用相關功能或服務時,提前申請開啟通訊錄、定位、短信、錄音、相機等權限,或超出其業務功能或服務外,申請通訊錄、定位、短信、錄音、相機等權限。
為用戶賬號注銷設置障礙方面
“賬號注銷難”。即APP未向用戶提供賬號注銷服務,或為注銷服務設置不合理的障礙。